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区内要闻

吉隆县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构筑疫情防控防线——挺起“铁脊梁” 冲锋第一线

发布时间:2021-12-25 作者:朱楠 胡荣国 杨小娟 扎西顿珠 来源:西藏日报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病毒变异株的传播,给全球疫情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按照自治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位于日喀则市西南部、紧邻尼泊尔的吉隆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为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吉隆县委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日喀则市委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广泛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疫情防控卡点设在哪里,临时党支部就建在哪里,鲜红的党旗就飘扬在哪里。”吉隆县委组织部安排专人深入疫情防控设卡点,指导组建临时党支部,同时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引导疫情防控设卡点的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防疫工作,筑牢边境一线疫情防控“红色堡垒”,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据介绍,吉隆县每个疫情防控设卡点有19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开展防控巡逻、道路管控、人员监管、体温监测等工作。自将临时党支部建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以来,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在卡点上,坚持每天三班交替巡逻,严防疫情输入风险。

临时党支部的成员不仅有设卡点民警、民兵、值班巡逻护边员和医护人员,还有市直各部门、兄弟县支援工作人员。虽然大家岗位不同,但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充分发挥集中作战优势,通力配合,高效工作,将病毒拒于国门之外。

“请您在这边登记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

“请您佩戴好口罩,来这边测体温。”

“麻烦出示一下您的身份证和健康码。”

……

这是面对来往的人员和车辆,每天需要不断重复的话语。在姆拉检查站疫情防控设卡点,记者见到了来自南木林县奴玛乡卫生院的卓玛,这是她来这边工作的第10天。

去年,卓玛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除了照顾宝宝,她一直关注着新冠肺炎疫情。虽然还在产假期间,但得知疫情防控设卡点急需人手的时候,卓玛坐不住了。“作为一名党员,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有任何退缩。”一边是只有11个月大的孩子,一边是工作岗位缺人,面对两难的处境,卓玛毅然返岗,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刚到设卡点,纷繁复杂的防控任务便接踵而来:出入登记、体温检测、门岗值守、防疫宣传……卓玛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跑前跑后,事事当先。面对工作,卓玛总是义无反顾,但每当通过视频与女儿互动时,她的心里满是心疼。

“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两个孩子都是妈妈帮忙带,我的爱人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卓玛说,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牺牲自家的团圆,保万户的安宁。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用一顶帐篷、一张桌子、一条凳子构筑抗疫阵地。“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我们要同心协力,早日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卓玛说。

“每位村民出门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集、不扎堆……”在吉甫村,自治区卫健委驻吉甫村工作队队长康博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吉隆县各驻村工作队主动担当作为,毫不懈怠坚守防控阵地,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形成了“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格局。

“我们通过微信工作群通知、发放防疫知识卡片(藏汉双语版)、悬挂藏汉双语标语、张贴防疫宣传画册等方式,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驻村工作队队员侯莉转告诉记者,工作队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政策解读、防疫知识普及等宣传活动,真正做到疫情防控知识众所周知、疫情预防措施广而授之。据统计,期间,吉隆县各驻村工作队发放宣传手册5200余册,张贴疫情防控知识海报(藏汉双语版)1600余张,悬挂横幅标语300余条。

“您家里几口人?最近有没有从中高风险区返乡的?家里人都接种疫苗了没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吉隆县各工作队不缺位、做到位、有作为,积极协助村“两委”对辖区内出入人员进行全覆盖排查,地毯式摸排返村人员情况、做好信息登记,全面建立台账,确保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同时,利用派驻单位行业优势,驻村工作队队员和当地医护人员对村医及值班巡逻人员和设卡点民警进行防疫知识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卫生应急处理能力。

防疫没有旁观者。吉隆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挺起“铁脊梁”,冲锋第一线,带领广大群众同舟共济,汇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全力构筑了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记者 朱楠 胡荣国 杨小娟 扎西顿珠 扎巴旺青 李洲)